医药地理/Daniel
1说明:笔者并非中医药行业从业者,既不是中医药粉,也不是中医药黑。偶然翻到在大学时候做的笔记,想到如今医药政策对于一些辅助用药的收紧,此举利国利民。
2中药注射液数据集:注:没有注明数据库的来源是官方披露或根据披露推算。
3近几年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数据集:(1)按照药品给药途径统计,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药品给药途径分布中,静脉注射给药占57.8%,其他注射给药占3.0%。
数据来源:CFDA
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中药注射剂报告12.7万例次,其中严重报告占6.7%。报告数量排名前十名的药品分别是:清开灵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血塞通注射剂、舒血宁注射剂、血栓通注射剂、丹参注射剂、香丹注射剂、生脉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
(2)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中药注射剂报告12.7万例次,其中严重报告9,例次(7.7%)。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注射剂占比例为51.3%,与年相比降低2.1%。报告数量排名前五名的药品分别是:清开灵注射剂、参麦注射剂、血塞通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舒血宁注射剂。
细心的人会发现,年和年总报告数据一致……
中药注射剂严重报告主要涉及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包括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寒战、发热、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瘙痒、皮疹、恶心、呕吐等表现。
4注意事项:CFDA多次明确表示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品联合使用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有可能增加安全风险。根据《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的规定,临床医师须注意单独使用中药注射剂,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
前段时间,CFDA正式发文:要求所有茵栀黄注射液生产企业修改说明书,在禁忌中明确标注"新生儿、婴幼儿禁用"。这是一款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药物,在朋友圈掀起了一阵讨伐热潮。针对中药注射液等产品中不良反应不明确,禁忌不明确的群众应引起重视。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在中药注射液中显得更为重要。
不禁想起一则不是笑话的笑话!一份病例首页写着:对所有中药过敏!
最后抛出一个问题,中药注射液的未来在哪里?
以科学服人!
作者简介:Daniel,Research医药人。本文版权属于医药地理,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合作投稿请联系:--;weizh
pharma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