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苦木 > 苦木入药 > 正文 > 正文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86版十六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13 21:39:19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88851.html

第六部分、皮类

1.川槿皮(木槿皮)

〔处方用名〕川槿皮(木槿皮)。

〔来源〕本品为锦葵科植物木槿HibiscussyriacusL.的干燥茎皮或根皮。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产四川。4~5月剥取茎皮或根皮,洗净干燥。药材以条长、宽、厚、碎块少者为佳。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丝,干燥。

〔成品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丝条状,外表面青灰色至棕红色。有纵向的皱纹及横向的小突起。内表面黄白色,平滑,具有纤维状纹理,质韧,切面显白色。气弱,味淡。

〔性味与归经〕甘、苦,凉。归大肠、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用于肠风,痢疾赤白带下,痔疮;外用治疥癣。

〔用法与用量〕3~8g;外用适量,酒浸涂擦或煎水洗患处。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2.土荆皮

〔处方用名〕土荆皮。

〔来源〕本品为松科植物金钱松PseudolarixkaempfpieriGord.的干燥根皮或近根树皮。均为栽培。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苏等地、立夏前后采收剥取,干燥。药材以块片大、黄褐色、有纤维质而无栓皮者为佳。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丝,干燥。

〔成品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丝片状,根皮外表面灰黄色,粗糙,有皱纹及灰白色横向皮孔。粗皮常呈鳞片状剥落,显出红棕色皮部。树皮暗棕色,外皮厚,呈龟裂状。根皮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平坦,有细致的纵向纹理。树皮较粗糙。切面红褐色,内皮纤维性,外皮颗粒性。质韧。气微,味苦而涩。

〔性昧与归经〕辛,温;有毒。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杀虫,止痒。用于疥癬瘙痒。

〔用法与用量〕外用适量,醋或酒浸涂擦,或研细末调涂患处。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3.五加皮(南五加)

〔处方用名〕五加皮。

〔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gracilistylusW.W.Smith的干燥根皮。野生或栽培。主产于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川、云南等地。夏、秋二季采挖根部,洗净,晒至根部发软时,剥取根皮,干燥。药材以肉厚、气香、断面色灰白者为佳。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成品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小段,外表面灰褐色,有横向皮孔及纵皱,内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切面灰白色或灰黄色。体轻、质脆。气微香,味微辣而苦。

〔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

〔用法与用量〕4.5~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4.乌桕皮

〔处方用名〕乌桕皮

〔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乌桕Sapiumsebiferum(L.)Roxb.的干燥根皮。栽培或野生。主产于南方各地。全年均可采挖,挖出根部,除去泥沙,剥取根皮,干燥。药材以条大、皮厚者为佳。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成品性状〕本品呈片状。外表面浅黄棕色,有细纵皱纹,栓皮薄,易呈片状脱落。内表面黄白色至浅黄棕色,具细密纵直纹理。切面显纤维性。质硬而韧。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与归经〕苦,微温;有小毒。归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泻下逐水,利尿消肿。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

〔用法与用量〕9~12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注意事项〕溃疡病患者忌服。

5.白鲜皮

〔处方用名〕白鲜皮。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dasycarpusTurcz.的干燥根皮。均系野生。主产于辽宁、河北、四川、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砂及粗皮,纵向割开,剥取根皮,干燥。药材以条大、肉厚、色类白者为佳。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留木心,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成品性状〕本品为圆形厚片,外表面灰白色或淡灰黄色;内表面类白色,切面乳白色,有羊膻气,味微苦。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脾、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

〔用法与用量〕4.5~9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粉敷患处。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6.地枫皮

〔处方用名〕地枫皮。

〔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地枫皮IlliciumdifengpiK.I.B.etK.I.M.的干燥树皮。均为野生。主产于广西等地。春、秋二季剥取,干燥。药材以质松脆、气香者为佳。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留木心,洗净,干燥,捣碎。

〔成品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碎块状。外表面灰棕色至深棕色,偶见灰白色地衣斑,粗皮易剥离或脱落,脱落处棕红色。内表面棕色或棕红色,具明显的纵沟纹。质松脆,破面颗粒性。气微香,味微涩。

理化鉴別取本品粗粉2g,加氯仿5m1,振摇,浸泡半小时,滤过。取滤液点于滤纸上,待干,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猩红色至淡猩红色荧光。

〔性味与归经〕微辛、涩,温;有小毒。归膀胱、肾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湿,行气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腰膝痠痛。

〔用法与用量〕6~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7.地骨皮

〔处方用名〕地骨皮。

〔来源〕本品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chinenseMill.或宁夏枸杞LyciumbarbarumL.的干燥根皮。野生或栽培。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春初或秋后采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干燥。药材以皮厚、色黄者为佳。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留木心,洗净,晒干。

〔成品性状〕本品呈筒状或槽状,长短不一。外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粗糙,有不规则纵裂纹,易成鳞片状剥落。内表面黄白色至灰黄色,较平坦,有细纵纹。质轻脆,易折断。气微,微甘而后苦。

〔性味与归经〕甘,寒。归肺、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用法与用量〕9~15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8.肉桂

〔处方用名〕肉桂。

〔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树皮。野生或栽培。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等地。秋季剥取树皮,阴干。药材以肉厚、体重、油性大、香气浓、嚼之渣少者为佳。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刮去粗皮,捣成小碎块。

〔成品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碎块。外表面灰粽色,稍粗糙,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小疤,有时有灰白色斑纹。内表面棕红色,平滑,有细纵纹,用指甲刻划时可见油痕,切面棕红色或紫红色,不平坦,两层间有一条黄棕色线纹。香气浓烈,味微甜、辣。

〔性味与归经〕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

〔用法与用量〕1~4.5g,用时捣碎,后下;或研粉冲服。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不宜与石脂同用。

枝皮

干皮

9.合欢皮

〔处方用名〕合欢皮。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合欢A1biziajulibrissinDurazz.的干燥树皮。栽培或野生。全国大部地区均产。夏、秋季剥取树皮,干燥。药材以皮细嫩、珍珠疙瘩(皮孔)明显者为佳。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丝,干燥。

〔成品性状〕本品呈丝状宽约10mm。外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稍有纵皱纹,密生红棕色的小疙瘩。内表面淡黄棕色或黄白色,平滑,有细密纵纹,质硬而脆。横切面黄白色,呈纤维性,气微香,味淡、微涩,稍刺舌,而喉头有不适感。

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水10ml,置60℃水浴中温浸1小时,滤过。取滤液各3滴,分置两支试管中,一管中加盐酸溶液(0.1mol/L)5m1,另一管中加氢氧化钠溶液(0.1mol/L)5m1,强力振摇1分钟,碱液管泡沫比酸液管泡沫高1倍以上。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心、肝、肺经。

〔功能与主治〕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疮肿,跌扑伤痛。

〔用法与用量〕6~12g;外用适量,研细末调敷患处。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10.杜仲

〔处方用名〕杜仲、盐杜仲。

〔来源〕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umue.com/kmry/65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苦木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