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椿树:别名臭椿皮,是苦木科臭椿属落叶乔木植物。臭椿树喜光、耐寒、不耐水湿,主产于亚洲东南部,在中国以黄河流域为分布中心。其树高可达30米,树冠呈扁球形或伞形,叶有臭味,花白绿色,翅果。它的根皮和茎可作药用,有燥湿清热、消炎止血的效用;叶可饲春蚕,浸出液可作土农药。
生态习性喜光,不耐阴。适应性强,除黏土外,各种土壤和中性、酸性及钙质土都能生长,适生于深厚、肥沃、湿润的砂质土壤。耐寒,耐旱,不耐水湿,长期积水会烂根死亡。深根性。对烟尘与二氧化硫的抗性较强,病虫害较少。能耐干旱及盐碱,且生长速,对有毒气体的抗性较强,可作城市、工矿区和农村绿化树种。根皮和茎作药用,有燥湿清热、消炎止血的效用;胶茎皮含树;叶可饲春蚕,浸出液可作土农药;种子含脂肪油30—35%,为半干性油,残渣可作肥料;根含苦楝素、脂肪油及鞣质。用种子或根糵苗分株繁殖。
—END—编辑/张欣
审核/曾祥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