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爸爸妈妈来讲,宝宝打针哭闹真是让人揪心。但有一些宝宝打针不哭不闹,当爸妈的还很开心,认为自家的宝贝这么小就能克服疼痛感,实在是太厉害了!可有些爸妈就会担忧了,宝宝连打针都不会哭,是不是身体出现问题了?
宝宝打针哭不哭,归根到底是和宝宝的触觉发展有关,刚出生的婴儿由于神经发育不完善,对外界的反应会相对比较慢和迟钝,因此刚出生一个月的宝宝,打针不哭或者过一会儿再哭是正常现象。接着宝宝的触觉会迅速发展起来,对疼痛的感知会越来越灵敏。
为什么宝宝不哭?
1.婴儿打针不哭可能是触觉迟钝。触觉迟钝是触觉系统失调的一种表现形式。痛觉迟钝,缺乏安全意识,以致意外碰伤流血而不易察觉。
2.家里人多就都爱抱着宝宝玩,宝宝不停的被抱,没有机会或极少有机会接触其他东西,单一的触觉体验可能会阻碍宝宝的触觉发展。
3.宝宝有许多与生俱来的原始反射,健康的宝宝一出生就会看到明显的生存反射和动作反射,但有些宝宝在动作反射方面却表现得迟钝,而这类宝宝如果缺乏俯趴、按摩等,就会显得不够灵敏。
4.宝宝的抚触、按摩至少到三岁。
触觉迟钝是怎么造成的?
剖腹产的宝宝比顺产的宝宝更容易在触觉发展发面出现偏颇,顺产宝宝经过产道的挤压,就相当于一次最天然的全身按摩,可以促进皮肤下的神经元之间进行连接,建立一个反应灵敏的神经网络。所以宝宝不哭千万不要以为孩子是坚强,遇到这种情况医院检查身体。
打针之前爸爸妈妈要做什么?
1.情绪是会互相传染的,宝宝很少有打针不哭的,如果爸爸妈妈不镇定,慌乱的情绪也容易影响宝宝,所以爸爸妈妈自己也要冷静,给宝宝安全感。
2.用没有针头的注射器当玩具,告诉宝宝这个是打针用的,打在小胳膊上,然后在她的小胳膊上模仿打针的动作。经常玩这样的游戏,就会让宝宝对注射器不再恐怖。
3.让宝宝玩新的玩具,指墙上的照片让宝宝辨认,或是背诵字母表,吹泡泡等。
4.对习惯使用安抚奶嘴的宝宝,在打针之前、当时或之后,可以给他带着安抚奶嘴,都会让宝宝觉得好过一些,如果在奶嘴上抹一点糖水,效果会更好。
对孩子来说,打针确实是一种可怕又痛苦的经历,尤其是在针头插进皮肤的那一刻,几乎所有孩子都会因疼痛而恐慌,甚至大声哭泣,但这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家长千万不要因此给孩子贴上娇气、胆小的标签,不然孩子会更加害怕打针,还可能会延误病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