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刘昚(shèn)虚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出生于开元二年(年),洪州新吴县(今江西奉新县)人,字全乙,亦字挺卿,号易轩。
刘昚虚八岁就能写文章,二十岁中进士,二十二岁参加吏部宏词科考试,得中。他先后担任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崇文馆校书郎等职,为皇太子和皇亲国戚的子侄们校勘经史和典籍。
刘昚虚精通经史,诗风清幽高雅,寓景于情,与孟浩然、常建等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喜欢与山僧道侣谈禅论道,诗中充满了禅味。
刘昚虚为人淡泊名利,曾有过隐居生活,游历江南西道洪州建昌县桃源里(今江西省靖安县水口乡桃源村),并在那里建造了深柳读书堂。
刘昚虚与贺知章、包融、张旭等友好,被誉为“吴中四友”。约卒于大历二年(年),享年54岁。
01《阙题》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开篇点题,用白云尽处的山路和长长的青溪来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的山水画卷。道由白云尽,意味着诗人所处的地方高于云端,超越了红尘。春与青溪长,表示春色和溪水相伴相生,永恒不变。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继续描写山间的自然景象,用落花和流水来点缀春色。时有落花至,说明诗人所在的地方花开得很盛,不时有花瓣随风飘落,落入溪水中。远随流水香,表示落花随着溪水漂流而去,散发出淡淡的芳香。诗人将落花和流水相互呼应,形成了动静相宜的画面,既增添了诗意,又寄托了情感。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转而描写诗人的居所和读书场所,用闲门和深柳来衬托出一种清幽的氛围。闲门向山路,说明诗人的门前没有车马喧嚣,只有山路蜿蜒而来,环境清净适宜读书。深柳读书堂,表示诗人的读书堂隐藏在茂密的柳树林中,柳荫遮蔽了阳光和外界的干扰。
闲不仅指空闲,也指闲适,即诗人对文化生活的享受。深柳则是读书堂的屏障和装饰,富有文化气息和艺术美感。。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结尾收束,用幽映和清辉来描绘出一种光影交错的效果。幽映每白日,意味着每当阳光穿过柳荫时,就会在地上投下斑驳的阴影。清辉照衣裳,表示清澈的光辉洒满了诗人的衣裳,使之闪烁着光彩。
这是一首描写山间读书的田园诗,诗人用白云、青溪、落花、流水、闲门、深柳、幽映、清辉等自然景物和文化元素,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清幽雅致、文化气息浓郁的理想境界,表达了对自然美和文化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诗中没有直接表现出诗人的主观感情,而是通过客观景物的描绘,隐含地折射出诗人的情思。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唐代田园诗,具有浓厚的时代特menghaor安
02《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
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
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写江南秋天的景象,木叶落下,太阳升起时,东南方有雾气和霜花,形成一片朦胧的美景。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林山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幽暗,天空和大海都呈现出一种深远的青色。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暝色是指夜色,况复久是指更加深沉,秋声是指秋风和虫鸣等声音,亦何长是指更加哀凄。诗人感叹秋天的夜晚如此漫长而凄凉。
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写诗人自己的处境,孤舟是指诗人独自乘船在江上行走,兼微月是指船上还有一轮微弱的月亮相伴,独夜是指诗人孤独地度过夜晚,仍越乡是指诗人仍然怀念他的故乡越国。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写诗人对友人孟浩然的思念,寒笛是指诗人在寒冷的夜晚吹奏笛子,对京口是指诗人所在的地方,也就是扬子江上游的京口(今镇江),故人是指孟浩然,襄阳是指孟浩然所在的地方,也就是汉水中游的襄阳(今湖北襄阳)。
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诗人通过吟咏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咏思劳今夕是指诗人用诗歌来抒发自己今夜的思念之苦,江汉遥相望是指诗人和孟浩然分别在扬子江和汉水两条河流上,相隔很远。
这首诗以江南秋景为背景,写出了诗人对友人孟浩然的深厚友情和对故乡越国的眷恋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富有音韵美和意境美。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敏感观察和细腻描绘。
03《句》
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
驻马渡江处,望乡待归舟。
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诗人将的归梦比作春水,春水是生机勃勃、清澈明净的,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美好印象和情感。悠悠绕故乡,形容归梦缠绵不断,又像春水环绕着故乡,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牵挂。
驻马渡江处,望乡待归舟。描绘了诗人在渡江时的心境。驻马渡江处,说明诗人已经离故乡很远,需要经过江河才能回到家乡。望乡待归舟,表示诗人在渡口向远方望去,寻找故乡的方向,同时等待着能带他回家的船只。这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迫切渴望,又暗示了诗人归乡之路的艰难和漫长。
这是一首思乡诗,诗人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限向往。诗歌的结构也很工整,前后呼应,前一句写归梦,后一句写归路,都是以归为主题。这首诗是唐代思乡诗的代表作之一。
总结:刘昚虚的诗风清淡空灵,寓景于情,与孟浩然、常建等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多写山水隐逸之趣,尤工于五言,表现了他对自然和禅道的热爱。
刘昚虚的诗情幽兴远,思苦语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他的诗在形式上不拘谐律,而追求古雅之风,如《阙题》等,表现了他的超拔与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