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苦木 > 苦木用法 > 正文 > 正文

樗原来是臭椿,居然同易经还有点儿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10/24 3:37:00

今日读书,才知道“樗”原来就是我们常说的“臭椿”树。查了下资料,“樗”居然同《易经》还有很曲折的一层关系。

杞似樗。杞,本义是一种树。但具体是哪种树,则有分歧。杞树,一说是枸杞;一说是狗骨,即麻黄;一说是杞柳,即红皮柳。但不论是哪种树,它的形状长得像“樗”。《草木疏》说:杞“其树如樗,一名狗骨。”《易经·姤》卦九五爻辞:“九五,以杞包瓜。”宋朝朱震所撰《汉上易传·卷五》说:“杞似樗,叶大而荫。”都说明,杞树同樗树相似,叶面较大而可以遮荫。当然,也可以用杞叶包瓜了。

樗皮可以入药。樗,就是臭椿,臭椿树的树皮称为椿皮。据《新修本草》记载:“椿木叶,味苦有毒,主洗疮疥,风疽,水煮叶汁调之。”现代中药学认为,椿皮为苦木科植物臭椿(樗)的根皮或树皮。其功效可以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止泻,止血。

樗里子还是《易经》大家。樗里子,本名樗里疾、严君疾,嬴姓,名疾,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将领。樗里疾能说会道,足智多谋,秦昭襄王元年,曾被拜为丞相。公元前年去世,葬于渭水南岸章台之东。著有《青乌经》,后世学者尊称他为“樗里先师”。

你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umue.com/kmyf/116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苦木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