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型,并非一开始就存在于中国白酒的历史中。解放后,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散装白酒占所有白酒总量的90%,这些酒要么被称为老白干、二锅头、烧酒、高粱酒;要么以产地、人民来命名。资料显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白酒还没有香型一说。
早期的白酒没有香型标识
为什么会出现香型?因为中国的酒实在是太有特色、风格太丰富了。这么多特性各异的酒,怎么来进行区分呢?——香型。年第三届全国白酒评酒会上,首次提出用香型来区分各个地方特色白酒的差异:比如茅台、汾酒、泸州老窖,这些酒在香气、口感上各有不同,将这些差异定性下来,于是有了香型。
白酒香型哪里看?自年以后,中国白酒开始有了香型的概念。然而,在此之后生产的白酒,并没有因此而规范标注信息。很多那个时候的老酒,仍然没有标注香型的情况。因此,想要知道它们的香型,则需要对酒厂历史及产品信息有一定的了解。
不过,随着国家对于酒类生产信息标识的规范,现在市面的新酒,包装盒或者酒标上都会标注“香型”。
白酒香型知多少?中国白酒历经发展,如今有了十二种香型(也有十三种香型之说)。
这些香型,分别有专属自己的代表品牌,他们在酿造原料、酿造设备、以及口感特点上各有不同(见下图表格)
白酒12种香型品鉴大全要想了解白酒香型,光看文字是肯定不够的,最好是能将不同种类的酒放置在一块,通过闻、品来体会细微的差别,这样一定会有飞速的进步。
1
酱香型
酱香型白酒最大的特点是,色泽有些微黄(那些人为添加色素的除外),闻起来有一种类似豆类发酵时的酱香、焦香、糊香味。分辨酱香型白酒品质有一个小秘诀:将一小杯酒敞开放置一天时间,然后再闻一闻,优质的酱香型白酒香味依旧,没有杂味,这就是空杯留香。
2
浓香型
优质浓香型的白酒,闻起来有一种泥窖香。不过浓香型白酒也分派系,有浓香中带有陈味的四川派系,还有以口味纯、甜、净、爽为特点的江淮派系。总体来说,浓香型的酒,入口通常比较绵甜,香味很协调。
3
清香型
清香型白酒,故名思议,闻起来很清纯。在专业术语里,这叫一清到底、清香纯正。清香型的白酒,闻起来没有太多复杂的香味,有些会有类似酒精的香气,但细细闻起来,并没有酒精的刺鼻,而是会觉得很优雅、舒适。这种香型的酒,喝起来可是非常爽口的。
4
米香型
米香型白酒以大米为原料,用的可是非常特别的小曲。因此这种香型的酒,闻上去有一种特别的蜜香,口味偏甜且柔和,刺激性小。小曲发酵的酒,曾经是江南“南酒”的特色,只可惜现在放眼整个中国,“南酒”已经全线溃败,如今,再难品到真正的小曲米香口感的白酒了。
5
凤香型
凤香型白酒是浓香型与清香型的结合,既有浓香的特点,又有清香的风味,被誉为酸、甜、苦、辣、香五味俱全而各不出头。所以,凤香型白酒兼具浓香与清香的特色,又没有冒尖,这就是它最大的特点。
6
药香型
药香型白酒,又称董香型,代表的酒是贵州董酒。分辨董香型酒,主要是看酒的浓郁香气中是不是带有药香。药香型白酒在酿制过程中,采用大小曲,这大小曲中加入了十几味中药材,因此它既有大曲的浓香、又有小曲的柔甜,而且又带有淡淡的药香。
7
兼香型
兼香,即两种香味兼而有之。通常的兼香都是浓香、酱香的结合。要么闻起来以酱香为主、略带浓香;要么以浓香为主、闻起来又有酱香的风味。兼香型的酒,浓酱协调,所以口感也非常丰满,回味较长。
8
特香型
特香型酒是以“四特酒”命名的。大家都以为特香型白酒就是四特,实际上江西产的很多白酒都具备特香型风味。这种香型的酒,清香带有浓香,细细闻起来,还有一丝酱香的焦糊香。特香型的酒品尝起来口味柔和,且绵中带甜味,有时还会品尝出糟味。所以,也有人评论特香型白酒“浓、清、酱三香兼备而不靠”,这应该是对这个类型的白酒最好的总结了。
9
豉香型
豉香型白酒度数普遍偏低(现在也有高度豉香型白酒,但主流仍是低度),这可是中国曾经出口东南亚销量最大的香型白酒。豉香型白酒闻起来有豆豉香味,还会有一点油哈味(就是油脂味)。这种酒,采用大米为原料,因此口感醇厚甘润,后味爽净。
10
芝麻香
芝麻香是什么香呢?其实就是芝麻的香味!不过,芝麻香型的酒在酿制的过程中,可没有加入芝麻。这个香型非常特别,既有清香型白酒的清净典雅,又有浓香型白酒的绵柔丰满,并具有酱香型白酒的幽雅细腻,闻起来还有极为浓烈的焙炒芝麻的香气,芝麻香型的白酒口味比较醇厚,但后味有丝丝苦味。
11
老白干香型
老白干香型白酒与清香型白酒比较接近。不过,它闻起来香气很清雅,清香之余还带有一些浓香型白酒的香气。它口感浓郁,与清香型白酒相比,老白干香型白酒更醇厚、香味更大,入口以后还有回甜和回香。不过,很多人都面对这两种香型的白酒都“傻傻分不清楚”,的确,老白干香型在香型王国里只能算得上是小香型,不是主流。
12
馥郁香型
馥郁香型的代表作就是“酒鬼酒”,馥郁香型的白酒特点简而言之就是“前浓、中清、后酱”。事实上,馥郁香型和老白干香型一样,都属于小香型,简而言之,它们的香型特征与主流香型比起来并不明显,更多地是某个品牌为了找到自己产品的特色,而追加的一种香型。
纯粮固态发酵是一种白酒酿酒工艺,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是采用完全传统的酿酒工艺,以粮食为原料,经粉碎后加入曲料,在泥池或陶缸中自然发酵一定时间,经高温蒸馏后生产出来的白酒。
酒是大自然不经意间酿造而成的。
通常学术主流的观点认为,高度蒸馏酒诞生于元代。多亏了我们的李时珍老“砖家”,说了一句这样的话“烧酒,非古法也,元始创之。”烧酒的诞生,解决了人们猛喝黄酒不过瘾的困扰,李白斗酒诗百篇,估计也要如厕十来回了。
酒精勾兑是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呢?要想用酒精勾兑,当然一定得有酒精,依照我们古人的技术力量,是无法提制出高纯度酒精的,据考证,中国真正的酒精生产开始于年。至于酒精勾兑呢,应该是从这个时候就开始有人在小试牛刀了!
民国时候,有没有酒精勾兑?
答案是,当然有!这些人当然不是什么不法分子,更多的是一些对酒精实验有着奇妙爱好的好事者。由于那个时候没有*宝,没有**巴巴,没有强大的香精香料供应商,大家发现酒精加水勾出来的酒,实在是太难喝了!!!加上那个时候,手工酿酒家家户户都酿,粮食酒的价格也不高,所以,酒精酒在民国是没有市场滴!
解放后不久,国家提出要发展酿酒新工艺,换句话说,就是不用粮食的酿酒工艺。国家粮食短缺,按说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大家用木薯啊、红薯啊来酿酒,这样酿出的酒精,那叫一个难喝。这个时候有“砖家”开始往这些酒精里加糖精、香精,再加上水。我们著名的“三精一水”就这样诞生啦!不过,这样的酒,一般的人是不爱喝的,所以酒精勾兑酒还是没有市场。
时光走到了九十年代,在经历了七八十年代的串香工艺后(这个比较复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与小酒童私聊),人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每种酒溶液的任何分子都有特定的色谱,通过仪器,就可以把这些分子全部测出来。哦,卖糕的!如果说以前在酒精里加香精香料都是凭个人感觉的话,那么高科技直接就可以告诉您是加一两香精还是一斤了!!!
酒精勾兑的技术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原因是,计划经济年代,大家按需生产,本分酿酒,并不需要挖空心思想怎么去赚钱。然而,到了市场经济盛行的九十年代,本应该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白酒,却变了味!香精香料工艺越来越牛,一些酒缺什么口感就可以加什么添加剂。于是,一些酒企业发现,酒精勾兑酒省时、省力、又省钱,连酿酒师傅都不用请,色谱仪一用,便知道要加什么香精香料;还有一些酒企发现,只要广告打得好,酒精勾兑酒照样能赚钱;更有一些酒企业发现,只要套上华丽的外包装,酒精勾兑酒甚至价格能高过真正的粮食酒。
这样的局势发展到今天,已经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