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苦木 > 苦木入药 > 正文 > 正文

这是一趟为吃而飞的旅程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4 18:21:49
北京主治皮肤科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770025.html

图文转自gooseysan

这是一趟为吃而飞的旅程。最经典的打卡美食,不为人所知的美食,有待发掘的美食,四天里好像要把整个亚庇和周边给吃个遍。跟上识途老马吃货发觉好料,还有新奇婆罗洲料理,美食太多时间太少胃不够用。

车子一路上山,雨一路跟随,奶牛农场和波令吊桥成了遗憾,在车上睡了醒醒了睡,睡醒下车吃,吃饱上车睡,随口问“下一站是哪里?”得到的必定和吃的有关。

飞往亚庇也是超方便的,亚航每天有14趟航班从吉隆坡起飞,槟城每周也有14趟航班直飞亚庇,住怡保的人可选择从吉隆坡或槟城飞,我才不会说我羡慕人家有直飞航班。

还未降陆就先开吃,亚航的BiryaniAyamBukhara,米饭用上印度长米basmati,咖喱鸡肉不辣,渍菜很甜,这是一份又咸又甜的料理。

虫虫以外的原住民料理

到沙巴当然要吃沙巴原住民料理,想吃原住民料理并不需要深入森林,亚庇市中心PlazaShell就有家主打卡达山杜顺料理的餐厅D’PlaceKinabalu。中午是单点午餐,晚上是自助餐,十来款原住民菜餸任选,许多新奇的料理登场,也有一些我们熟悉的南瓜、烤鱼、鸡脚、鸡肉,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沙谷虫,可生吃可油炸,还放到比萨上烤,做成独家的虫虫比萨。美食以外,现场也有原住民舞蹈与互动杂技表演,算是一个一站式体验婆罗洲文化的地方。

原住民擅长料理野菜,饭桌上很多菜饪都是住家附近森林里采摘的天然食材。其中Tuhau是卡达山杜顺人餐桌上必备,它是一道愛恨分明的開胃菜,很多人无法接受它的呛,那強烈氣味更被形容为”臭虫”。我尚可接受,用一点来配白饭,少许呛和独特气味,居然还真有开胃作用,相当特别。

Hivana是腌生魚,以酸柠汁把生魚肉“腌熟”,类似cevechie,除了魚肉切得更細,魚肉茉吃來和熟魚没兩样,再拌些苦瓜片、辣椒、生洋葱,除了苦瓜真的很苦,其他还好。还有Bambangan野芒果,当地人喜欢将它切丁,连同辣椒和盐腌制,吃起来微酸带辣。

这很像小时候吃的糊,这里叫embuyak,原住民的料理,以沙谷煮成透明糊,吃的时候用沙谷杆制成的筷子把沙谷糊卷起來,沙谷本身没有味道,要配酸辣魚肉汤或酸辣魚肉吃。

烤山猪肉以外的独家美食

烤山猪肉是沙巴最有名的原住民料理,前往昆达山的路上,总能原住民在路边现烤现卖山猪肉。山猪肉只抹盐和胡椒就上火炉烤,一些就吃原味配店里现成或店家自制的酱料。

跟着识途老马才找到这家,他们的山猪肉会浇上卤汁,山猪肉少肥肉却一点也不柴,淋上卤汁很够味,半公斤也才12块钱。

识途老马当然不只吃烤山猪肉,这里也有卤猪肉和内脏,又咸又稠的卤汁非常好下饭,可惜大家为了保留下一站晚餐的实力,饭只能割爱了。

这里还有木薯山猪肉,木薯压入模具里,加入山猪肉碎作馅,木薯烤熟后外脆内软糯,吃起来口感像极了糯米。如果不是老板娘亲口说,大家真会误会是糯米。带甜的木薯和烤山猪肉出奇的搭,咸咸甜甜的是一道让人吃不停口的咸甜点。

这可是老板娘自创的,别无分店,只此一家。

鱼头米粉的东马亲戚—鱼什粉

西马广东人说"什"是内脏,这里的"什"是混料,即是鱼饼、鱼肉、鱼丸什么都来一点。他们只卖鱼汤面,番茄汤很清甜,鱼肉很新鲜,还有一款炸鱼肉块。炸鱼肉、番茄汤、米粉面这组合,其实就是西马人的"鱼头米"只是不加奶。

除了清汤,还有一款冬阴,炸鱼肉块配重口味的冬阴很赞。"冬阴"其实是咖喱,带酸是唯一和泰式冬阴相似的地方。各个区域叫法不同,在南马点叻沙永远会得到咖喱,我老是改不了口,南马人一说"叻沙"就脸懵。

沙巴的叻沙是咖喱

这家肯定是加雅街最红的餐厅之一,导游会带客人来,自助游客也会摸上门,人人都来这里打卡。怡丰最有名的就是牛杂面和叻沙,牛杂面汤清味浓,各种牛杂、牛肚、肉丸等都在其中,给的量很丰富。

沙巴的叻沙就是北马人认知中的咖喱,怡丰叻沙带甜加入大量椰酱色泽也较淡。

除了咖沙,这里的瓦煲鸡饭和牛杂面同样有名;“三酸“是他们的招牌饮料,柠檬、酸梅和桔子三合一,酸酸甜甜的热天解渴又开胃,双层拉茶也不错,奶泡很上镜很好拍照。

沙巴的冬阴也是咖喱

又是冬阴,沙巴的冬阴像是我们西马加了南姜、带酸少椰浆的咖喱。这家KentinBakut在亚庇市外往Tamparuli的路上,一个叫Telipok的小镇,鉄棚小食堂有几家档位,冬阴很有名,其他几家卖担波罗里面、板面、饮料和包点。

冬阴据说每家材料不同,味道也不一样。这里的冬阴酸辣刚刚好,香茅味浓,海鲜冬阴的虾和鱼肉都很新鲜,可以点面食或单点汤配饭,配上金瓜馒头更正。

别忘了点kopileng,沙巴式的冷泡咖啡,以回收酒瓶装,客人点时才从冰箱取出,整瓶上桌,连杯子也省了,非常豪迈。

这里的包点,包子皮松软不粘牙,内馅红豆的金瓜包和花生包是招牌,红豆馅滑花生很香。

猪肉粉的远方亲戚—生肉面

如果到沙巴只能吃一餐,我会选择生肉面。生肉面其实和西马的猪肉粉类似,同样是清汤,同样配猪肉片,但生肉面的猪肉经过处理更滑嫩,那种鲜嫩与清澈味足的汤头是会令人上瘾。除了肉片还有猪肠、猪筋、猪肉丸、各种猪內脏,可选配米粉或粿条,干捞面配生肉汤是当地人较普遍的吃法。

点了一桌子的食物,卤肉饭正好给无饭不欢的人;这里的凤爪不经油炸,直接入锅卤,另有一番风味;红绕肉类似东坡肉,肥肉并不油腻,鹵汁非常好下饭。

是斗亚兰还是担波罗里?

沙巴有Tuaranmee斗亚兰面,也有Tamparulimee担波罗里面,吃过斗亚兰面,听说担波罗里面其实也是同一款。据说面是出自担波罗里,被斗亚兰人炒红之后,担波罗里人也推出了担波罗里炒面,于是衍生了两地同类异名面。斗亚兰面带少许嚼劲,一般配鸡蛋丝、叉烧和鱼饼,我没特别喜好它,同根生的坦波罗里用的配料也一样,这一家却有个隐藏版本—黄酒炒担波罗里面。用黄酒炒面特别香,可能用糖调味还带少许甜,面条略硬像没熟透的意面。

奇特的沙巴果

这一次正逢tarap季节,走过的市集,经过的小摊位,到处都可见tarap。Tarap看似波萝蜜,吃起来也类似。它有一种独特的香味,没榴梿的呛却也是酒店违禁品。小小一颗吃的时候别忘了吐籽,肉质软滑味道很甜,会让人吃得停不了口,一下就吃光一个。

不说不知,tarap籽吃起来就像花生,味道不错就是多功夫:先泡水洗净再晒干,然后在干锅上不停拌烤,吃的时候也要像剥花生衣一样先把tarap籽去膜,籽和花生米一样能分半,吃起来无论口感或味道都很像花生。

同一个国家,一海之隔就衍生诸多不同料理,少许相似又如此大不同,看似熟悉却又有些微差别。很多时候不亲自走一趟,真的会以为就是如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umue.com/kmry/93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苦木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