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甘南花木趣闻之三:
高洁最是珍珠梅
文
杨旭明
神奇美丽的甘南,古属雍州之地,因在甘州(今张掖市)之南而得名,以区别于陇山之南的陇南,两地气候、风物、人文等大相径庭。大美甘南,如诗如画。盛夏时节走进甘南,繁花似锦、芳草连天。作者利用林学专业知识撰写数篇花草树木趣闻,供游人赏玩留恋,旨在促进甘南文旅首位产业蓬勃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作者题记
(一)
一条水量羞涩的格河,由南向北纵贯羚城合作市,最后流进了大夏河。格河河道里十几道拦水坝,日间浅吟、夜间高唱,给合作市平添了几份灵动和活力。河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岸边的针、阔树木,不折是市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外地游人和广大市民的好去处。
天道常变易,运数杳难寻。今年的气候反常,贼眉鼠眼的,一直阴睛多变、冷热交替。
大暑过后,是万物生长的黄金时期。星期天早早地起来,发现是个阴天,不见阳光也未落雨。我沿着格河逆流而上,一丛丛绿叶密不透风、花如冬雪晶莹的珍珠梅,让我突然想起《窦娥冤》中“血溅白练、六月飞雪”的情节来。眼前的景象,真的是忽如一夜雪满树,却是珍珠饶枝头!珍珠梅一夜之间竟相绽放,白色的伞状珍珠爆裂、盛开,犹如雪花落满枝头,新枝不堪重负而斜垂下来。
不用鉴定,确是珍珠梅——因为它太平凡、太普通了,因适应范围广泛、生命力旺盛而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在盛夏时节把苦中带甜的清香献给人们,把洁白如雪的凉爽送到人间。也因这特别的苦味,苍蝇、蚊子这些令人恶心的昆虫才远离它,飞向肮脏之地求生。大千世界生万物,高洁最是珍珠梅!
(二)
初识珍珠梅,还是少年时。初中上学之余跟随父亲在庄稼地里拔草,中午或傍晚休息前,父亲总是要坚持砍掉田地边、楞坎上的苦木梢。
父亲一边砍,我一边捡,并抱到地头空闲处整齐地堆起来。晚上回家前,父亲又把它砍成两截,粗的装在背篓的前后,细的就架在中间,背回家去当柴禾,这对农家来说很重要。苦木梢虽是灌木丛,但枝干硬,干燥后肯燃烧,且热量大,煮饭、烧水很好用。那个年头,大家每天干完农活回家时,男人背柴积攒灶炕薪柴,女人背树叶肥土填圈积肥,来年初春又背到地里撒开。如是热性的羊粪,则会增产不少。其实这是农耕文明最原始的、家庭式的农牧融合、互补措施——粮食供人食,草料喂家畜,农肥进耕地,年年复循环。
父亲砍苦木梢时,往往看的很仔细。一寸多粗的、直的,可以用来作镢头把(柄)、斧头把,因它柔韧、光滑。镢头把的一端,要有一个大一点的疙瘩,否则厥头不牢、不紧,劳动时不给力。选出来用作镢头把、斧头把、烟锅的材料,父亲就在地边燃起一堆大火,慢慢地转动着烧烤,直到均匀地烧烂树皮为止。这时候,木质表面就呈现出黄褐色,并冒着烫手的白汽。待彻底干好了,就可以物尽其用,好钢就是要用在刀刃上!
稍微细点、带直钩的,可以做成烟锅抽旱烟。在苦木梢的正中间用烧红的细铁丝一烙,就能中空通气。父亲仔细打磨烟斗的中间,再加上大小、高低相同的圆形顶针即可,以免吃烟时烟火烧到木质。烟管的处理上,父亲用碎玻璃片反复刮来刮去,直到光滑美观、粗细合适为止。烟嘴一端较细,父亲会找一小铜片镶嵌上,用久了很是光亮。父亲用心、用情制作的苦木稍烟锅,活像一件精致的艺术品。
父亲已经去世整整二十七年了,因为我参加工作整整二十七个年头了。至今,我经常想起他清理地边、火烧把子、制作烟锅的情景,不禁悲苦交加、泣不成声——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父亲的一生仿佛就为了这句话,那年下葬之时老哥李学文代我把这句话用钉子刻到了墓碑上,也刻在了我的心上!父亲为了我操劳了一生,他的辛劳、艰苦、难肠和病痛,我和乡亲们都很清楚,可当时又有什么办法呢?张贤亮在《绿化树》的《序》中这样写道:“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说的虽然是那个年代残酷的思想改造和艰苦生活,但我觉得同样适用于每一代人、每一个人的成长——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
(三)
那年,我有幸考进甘肃林校求学。专业课《植物学》老师齐伟,《树木学》老师姚德生、任继文,《造林学》老师(包括育苗)孟冰心,《森林经营学》老师郭槐林、朱馨馨等老一辈科班生,教学严谨严肃、精益求精,最重要的是他们把理论学习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这也是省林校能够跻身第一批“全国重点中专”行列的关键所在。三年级上完《树木学》课程后,生产实习时我在校园、麦积山林场实习点,才确切的认识了珍珠梅,即百姓叫的苦木梢。采集了植物标本,我借用《中国植物志》《甘南树木志》等工具书,对照其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进行了鉴定。
珍珠梅为蔷薇科、珍珠梅属落叶丛生小灌木,民间俗称苦木梢、喷雪花、东北珍珠梅、山高粱。广泛分布于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甘肃、陕西、山东、山西、内蒙古、江苏等地,苏联、朝鲜、日本、蒙古亦有分布。其枝干可高达2米,小枝圆柱形,绿色或暗褐色。羽状复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顶生大型密集圆锥花序,花蕾白亮如珠,花形酷似梅花,花期7-8月。蓇葖果长圆形,有顶生弯曲花柱,果梗直立,果期9月。
珍珠梅多在园林庭院单株栽植,一般不必施肥,管理比较粗放。珍珠梅可入药,味苦、性寒,有毒,春秋剥取枝干外皮晒干,秋冬采摘果穗晒干研末,以备用。其皮、叶及果穗科根植类风湿关节炎,外皮主治骨折、跌打损伤、关节扭伤、红肿疼痛。
(四)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语言虽朴实无华,却饱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写尽了人生的无奈与苍凉!
解放前老百姓生活苦的像黄连。村里有一老汉,和我爷爷是同辈人。他是庄稼行里的老把式,儿女双全,就是生活太困难,听说日常用的茯砖茶、食盐都时常断顿。因此就发生了一件撕心裂肺的事——
初夏的一天早晨,老汉早早地爬起来生了火,煮茶时发现茯砖又没了。看到院子的篱笆边上碧绿的苦木梢,老汉灵机一动,心想着茶是苦的,树梢枝叶也是苦的,他就摘了一把枝叶放进罐子,加上水煮了起来。等煮开后,空气里飘着苦香苦香的气味。老汉用竹片挡住枝叶,高兴地倒了一碗。晾了几分钟,迫不及待的喝起来。谁知生苦生苦的汤水比猪苦胆还苦,咽下去后马上就呕吐了出来。
老汉非常生气和伤心,就把茶罐罐扔到了院子里,刚好碰到石头上给摔碎了。苦木梢枝叶的汤水苦到了老汉的心坎里,老汉呼天抢地的放声大哭,边哭边唱——
我的先人是上户(富豪),
今天我穷着没茶喝!
人比人是没活了,
驴比骡子是没驮了。
饭里呀没盐算球了,
今天我先把茶忌了(戒了)!
富在深山有远亲,
穷在闹市无人问。
茶没盐了连水般的,
人没钱了连鬼般的!
往后的日子咋过呢,
我要到四川背茶去呢……
“茶没盐了连水般的,人没钱了连鬼般的!”就这样流传下来了。民间说的背茶,意思是死亡。甘川交界的岷山群峰中,古丝绸南路有好几条茶马古道,但大都非常险峻——“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稍不留身就会连人带茶掉下悬崖粉身碎骨,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连骨头都找不见。所以,群众认为背茶的活路就是去找死,背茶就成了死亡的代名词,人们宁可饿死在家,也不愿意去四川背茶送命!
如今迈入了小康新时代,父老乡亲们再也不用挨饿受冻了,都住上新房子,部分家庭购买了三轮拖拉机、大小汽车,
生活幸福安康。祖辈农民,不能忘本,后辈亦不能忘本。所以记录下这个真实的故事,以警示后人记住那些苦难的光阴,珍惜今天的幸福日子,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
(五)
珍珠梅株丛丰满,枝叶清秀,形如珠玑,神似梅花,以其花蕾似珍珠而得名,它俏丽高雅,在缺花的盛夏开出清雅的白花且花期较长,实在难能可贵。它凌霜傲雪,在万花凋谢的秋天一枝独秀,成为坚强勇敢、不屈不挠的标志,成为团结向前、鼓舞人心的象征。因此,人们认为珍珠梅代表着友谊和努力,这样的理解很是贴切——满枝白花绽放得就像友谊那般灿烂!
此木如百姓,高洁香自远。珍珠梅性喜阳光,且有很强的耐荫性,耐寒、耐湿且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生长较快,萌蘖力非常强。所以它在逆境中不气馁,充满希望。在顺境中不自喜,戒骄戒躁。即使吃不饱、穿不暖也没关系,我自苦中作乐、以苦为乐,何乐而不为----把苦日子过出乐观向上、团结奋斗的精神来,把好日子过出丰富多彩、幸福安康的情怀来!
绿叶层层不透风,夏雪飘香珍珠梅!不用说,我指的是老父亲,和曾经历尽苦难走向康庄的千千万万的中国农民!
又是盛夏,甘南高原的珍珠梅盛开如雪,冰清玉洁,那苦中带甜的清香,陶醉了人间,飘向了天涯!
(年7月26日于羚城合作)
杨旭明
杨旭明,汉族,甘南州青年学者、业余作家。祖籍甘肃舟曲,兰州大学本科生,甘肃省委党校研究生,现供职于甘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爱好新闻、文学创作、摄影,从事过林业、森林公安、文秘、记者、编辑、共青团、组织、宣传、纪委、党务等工作。
多年来,其两千多篇新闻通讯、人物专访被国家级、省级、州级媒体采用。数十篇学术论文和部分散文、诗歌散见《新华网》《甘肃日报》(百花)《西部人文学》《甘肃文艺网》《丝路文博网》《甘南调研与决策》《甘南发展》《中国甘南网》、《甘南日报》。负责编辑过《甘南日报》(国际时事版)、《羚城周末》,创刊《舟林通讯》、《甘南组工》等内部杂志。曾担纲业务主编了《铭记舟曲》、《舟曲之殇》、《凤凰涅槃》、《绿色长征将生态文明推向世界》《生态甘南与绿色崛起》等数十本书籍,字数超过万。连续十余年(次)服务于甘南州人代会,执笔的《关于支持夏河县拉卜楞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成为年3月甘南州唯一进入全国“两会”的建议。历时两年执笔起草的《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于年8月正式公布实施。本人多次受到省部级、地(市)级、县级表彰。
总编:曹叒
编辑:三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