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m.39.net/pf/a_k8vdvn3.html花是果的因,无花不结果,这是因果关系。可是无花果的果子似乎是凭空长出来的——春天时,枝头冒出一些小绿球,这些小绿球会慢慢长大,几个月后就变成了紫红色的香甜果子。这个过程中,人们既闻不到香甜的花香,也看不到多姿的花瓣。从公元前年人类第一次栽培和品尝无花果算起,在随后近年的时间里,人类就一直没有找到无花果的花。古埃及人将无花果奉为圣果,可能多少也与它凭空结果这个现象有关吧。不仅无花果如此,整个榕属植物都是如此。难道它们的果子真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之所以叫它们无花果,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吃的时候,从来没有怀疑过它们不是像苹果桃子一样的“水果”。香甜的果肉,果肉上芝麻一样的“种子”,似乎都说明它是只完美的“水果”。如果你再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水果”的顶端都有一个很小的孔。摘两个青涩的无花果切开,就能看到这个孔直达果实内部,并且整个果子的内部是完全中空的。果子里面有白色的小圆球。如果幸运的话,在一些果子的出口处还能看到顶着粉末的细丝(整个生长期间能观察到细丝的时间很短,只有1周左右)。直到20世纪50年代,其中的奥妙才被揭开。一直被我们当做无花果果肉的部分实际上是一个被称为花序托或者果序托的结构,那些白色的小球是它们的雌花(只产生胚珠),“粉末细丝”是它们的雄花(只产生花粉),而小芝麻一样的“种子”才是无花果真正的果。像榕树这样的花序被称为隐头花序,通常被叫做榕果。在西双版纳有70多种榕属植物,榕果大小各不相同。斜叶榕的榕果只有葡萄大小,木瓜榕的榕果却比小苹果还大。榕果不仅大小不一,里面小花的性别也不尽相同。像垂叶榕这样的雌雄同株的榕属植物,所有的榕果中既有雌花也有雄花;而像辟荔这类雌雄异株的榕属植物,一些榕果里有雄花和瘿花,还有一些植株的榕果里只有雌花。就像前面所说的,在开花结果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把合适的花粉输送到合适的柱头上。为此,不同的植物各显神通。对雪松和杨树来说,它们的办法就是生产海量花粉,然后利用自然风这个传送带送往柱头。然而,风力传送带的工作时间和强度都不固定,为了保证柱头能得到足够量的花粉,它们只能苦干实干,生产出超过使用量数万倍以上的花粉。这样,一方面保证了雪松和杨树种子生产,另一方面却让那些花粉过敏的人们吃尽苦头。与雪松、杨树这些靠风力传粉的植物不同,像玫瑰、桃花这样的花朵不仅会为花粉搬运工准备一些点心——花粉和花蜜,还会打出各种各样的广告牌——绚丽多彩的花瓣和或浓或淡的香香气。在广告的招徕下,蜜蜂和蝴蝶纷纷涌向这些花朵。在走花串朵品尝点心的过程中,就把花粉从一朵花的雄蕊搬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了。在大多数植物都开放花朵散播花粉的大形势下,榕属植物反其道而行之,把所有的小花都一股脑包在花序托里了。虽说这样可以让花朵免受日晒雨淋之苦,但这样一来,风吹不出花粉,蜜蜂和蝴蝶也捞不着花粉,那榕属植物该怎样将花粉送到该去的地方呢?况且,有些隐头花序里既有雌花又有雄花,若是自家郎(花粉)进了自家的洞房(柱头),会不会影响后代的质量呢?为了探索和回答这些问题,科研人员给榕属植物的榕果穿上了外套。通过给榕果穿外套,科研人员发现,那些套袋的榕果没有一个能够正常结果,而那些没有穿外套的却是硕果累累——榕属植物都需要动物进行传粉。当然,研究人员并不满足于这一点点皮毛成果,随着观察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榕和蜂的有趣故事被展示在我们面前。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kumue.com/kmgj/13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