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木村全村总人口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年实现户人脱贫“清零”。为了继续巩固脱贫成果,助农增产增收稳定脱贫。年初以来,该村着力聚焦“八要素”用活“五步工作法”,结合麻江县“工程”产业发展布局,充分发挥沉战帮扶干部的力量,召开产业发展一系列会议,认真分析研判产业发展布局,采取“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种植结构,形成“一烟一菜”(即:烤烟、蔬菜)产业发展布局,有效调减低效农作物种植数量成效显著。今年该村坝区土地面积.39亩,完成土地流转.08亩,发展种植龙须菜.22亩,烤烟种植亩,蔬菜(辣椒、大葱)种植.86亩,种植优质水稻.31亩,有效抓产业、促发展。
沉战干部既要“驻村”更要“助村”“驻村苦点累点,我都不怕,只要把村里的产业搞上去,让这里的群众能够在村里就近打工增加收入就好”。县妇计中心沉战干部杨光先深情地说道,他从年就扎根在栗木村驻村,至今已有4年多了,驻村工作这几年以来,他用走村串户的脚步丈量民意,用真心实意去倾听百姓民生,勠力同心团结村干部拧成一股劲一起开展帮扶工作,尽管驻村帮扶工作千头万绪,只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为民解忧解困,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好“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饱含真情地落实好帮扶责任,把“助村”的点点滴滴注入到每一个群众的心坎里。所以,这里的群众常说他是一个“懂乡音,解民情,亲乡邻,办实事”的好干部。
转变经营模式“盘活”产业促增收栗木村坝区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置业带动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目前种植的农产品产业均已签订收购订单,产销渠道已经建立。通过土地流转“盘活”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充分发挥土地价值,促进群众收益。今年坝区完成土地流转.08亩,按照元/亩年入股合作社参与产业发展共同获得收益,累计土地流转资金68.万元,涉及农户户,其中贫困户户人,平均每户每年增收元;通过优化坝区产业结构“激活”产业向规模化发展,有效促进贫困户就近务工。正如该村的村民杨春菊说:自3月份以来,我就在我们村的种植基地里打工,一天打工收入有70元,现在前后加起来已经有30多天了,打工收入有多元了,像我一样的村民每天有20—30人在这里一起打工”。据了解,截止目前在该坝区务工人数户人,其中:贫困户户人,务工工资按照70元/天计算,人均月再就业增收元以上,实现贫困户收入呈现多渠道,有效为贫困户就业促增收。
用“辛苦指数”换取“幸福指数”习近平总书记说:“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作为沉战一线的驻村干部,要树立信心奋力冲刺90天坚决打赢歼灭战,脱贫攻坚越是在最后冲刺的关键阶段,要一鼓作气,更要尽锐出战,肩负起“四个不摘”政策,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短板,紧扣重点,疏通堵点,让沉战干部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脱贫大业,用自己勤勉驻村帮扶的汗水浇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美丽“花朵”,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贫困户稳定脱贫的“幸福指数”,沉战干部既不怕“苦”也不“言”苦,一心为民,责无旁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来源:麻江县民宗局
编辑:吴悠
编审:罗文刚
大家都在看
杨精华:谱写畲族村寨脱贫新乐章
贤昌镇盐山村:“三举措”后发赶超,弱村变强村
陈高明:种下“希望苗”,结出“致富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